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追寻那个蓝太阳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2015年06月23日  

2015-06-23 21:29:24|  分类: 散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      又到梅雨季节了。雨,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,一下就是几天。时间长的话,有可能是接连一个星期不停,很是叫人愁闷。

人们整天整天的被雨闭在家里,不能出去劳作。只好聚拢一群人,打牌的打牌,看热闹的看热闹。或是在一起天南地北的聊

天,或是呆在家里看电视。总之,各自安排好自己,以打发无聊的时光。虽说梅雨来临,比较憋闷,却也是农人或鱼人休养生

息的好机会。可就是苦了上学的小孩和我们这些老师。上学也大雨,放学也大雨。稍有不小心,到校或到家便是浑身湿漉漉

的,没有半根干纱。在学校吧,也就那么的硬撑着上课。到家了吧,得马上换衣服。但有时候也会招来一些冤屈,多半是家长

责怪孩子雨大不知躲雨,或是贪玩水之类的话。殊不知我们是有时间限制的,当然也是心急的缘故。特别是放学的时候,有些

学生看到有同学开始撑着伞回家,心里一急,不管有伞没伞,冲进雨帘就是,人评审后的老师大声叫喊,也不回头。

       在这里,我先介绍一下梅雨。梅雨是我们江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气候现象,一般是在六月六日至六月十五日间入梅,这段时

间正好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时候。我的判定方法很简单,即中考前一个星期左右即为梅雨天气开始(我们江西中考定为每年的六

月十七日至十九日,就是端午节前后)。关于梅雨,古史资料是有记载的。《四时纂要》中是这么说的:梅熟而雨曰梅雨。陆

游也曾有诗云:”微雨轻云已入梅,石榴萱草一时开“。至于梅雨这种特殊的气候现象,能不能和地中海气候现象相提并论,我想

是不能的。因为近几年地理作为中考的必考科目后,我也兼教了几年的地理学科。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中,没有梅雨这么一

说。教材只在有关江南的部分章节中有那么一笔带过的几句话。再者,本人是个文史哲滥猎的人,看书虽说不够深入,但看的

书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,所以我确信世界气候类型中没有梅雨这种气候类型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梅雨有干梅和湿梅之分。如遇干梅,则整个梅雨季节便很少下雨,造成干旱,严重的影响庄稼成长。不过干梅的年份比较

少,十年中倒有九年是湿梅。湿梅年份,下雨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。我们这里有这样一句谚语:晴梅头,落梅尾;落梅头,晴

梅尾。意即梅雨季节,前期没下雨,后期就要下雨;前期下雨了,后期多半是晴好天气。据我观察, 落梅头,晴梅尾的年份比

较多。这也正好,在早稻成长时期下雨,有利于水稻的成长。当然雨水有点多,但政府部门会采取排涝措施,不会对水稻造成

什么伤害。稻子熟的时候,正是晴好天气。刚打下来稻谷,只需两个艳阳天的翻嗮,金灿灿的稻谷就可以收仓归库了。农民们

便可以一心的栽插晚稻或是管理旱地里的棉花。晚稻也因有了梅雨积剩的雨水而得到较好的灌溉,晚稻的丰收也就翘首可待

了。除了干梅和湿梅之外,我们江南还有一种特殊的”双梅“。我们这里还有一句这样的谚语:六月初六打一雷,重新做过梅。遇

到双梅的年份,那可不得了。一定是水涝成灾,早稻难望收获了。(待续)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7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